養鵝評估|用 Craft 做 changelog

1 - 養鵝的可行性

家中農地為了保護雞,看 YouTube 影片外國人養鵝的經歷,做一些小筆記。

優點

  • 保護鳥禽(基本上除了大蟒蛇或野狼外,沒有天敵)
  • 好照顧(相比雞,不喜歡密閉空間,下雨天也不需要遮蔽物)
  • 愛吃草(草坪不易生雜草,不用買乾草給他們吃)
  • 很可愛(走路、玩耍的樣子)

缺點

  • 什麼都吃!石頭、繩子、塑膠、紙、鴨蛋(會不會吃雞蛋😨)、電線外皮。
  • 很多排泄物
  • 換毛季(掉落的羽毛多)
  • 噪音(被驚擾時會大叫)
  • 高傲(脾氣不好,生育季尤其防衛心強)

2 - 重溫 Craft 2.0 的願景

為了把我的筆記工作確實做好分工,我一直在是否要使用 Craft 當作 Changelog 的主力上搖擺不定,重溫官方提出的願景後,我有信心投入進去。

需求面

首先,我的需求依序是:

  1. 流暢的操作環境。讓我可以每天專心無誤地記錄
  2. 美麗的介面。滿足我的強迫症
  3. 容易分享和連結。滿足我的分享慾
  4. 開銷

前三項最重要的需求 Craft 都達到了,拖住後腿的是訂閱費(已經訂閱了好多 💸)。

Logseq 滿足了第 1、4 點,但容易石沈大海的記錄和不易分享的缺點讓我越來越記錄不下去。

讓我最有感的願景是這條:

Person-to-person workflows: Content created with Craft will often get shared with a number of people, both for collaboration and distribution purposes. We will improve our real-time collaboration with comment notifications, better team management, and improved secret link capabilities (the ability to share a link for co-editing in the browser, expanded link customization, SEO, and custom domain).

本來不是用 Obsidian Publish 嗎?

看過這篇記錄(用 changelog 記錄成長歷程)的朋友應該記得,我在 Twitter 昭告天下時使用的是 Obsidian。

記錄和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,是我建立這個小作品的初衷。最後,發現自己打的文字太多了,塵封已久的 Obsidian Publish 終於派上用場,比較能滿足我的需求。

到頭來,Obsidian 跨設備同步的設定太麻煩不夠直覺,與我寫 changelog 的原則相違背(規律、容易、公開),使得我每要生出一條記錄需要耗費在「組織與排版」的功夫太多,遇到忙碌的日子根本懶得更新,大多散落在 Logseq 裡面。

另外,介面真的不好看。

我在 Craft 的作法

建立「Shin’s Changelog」,每天打開這頁建立一條新的 sub-page,分享主頁面的同時,所有內頁都是即時更新和發布,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動作。

現在唯一的擔憂是,不知道這樣堆疊在同一個 page 裡面的作法會不會隨著 sub-page 的增加而拖慢速度(folder 本身無法分享,所以現在這似乎是唯一解)。

從官方的願景看來,Publish、SEO、custom domain 都是這一代的重點發展項目。所以,等 changelog 發展到一定程度,到時說不定就可以直接正式發佈成一個獨立網站,多好!

發布於
更新於